第十三站:井仔腳瓦盤鹽田

這是這趟旅程中,我最喜歡的一個景點。一個不僅美麗,還很有溫度的景點!

P_20170830_165215_BF

 

IMG_7118
一格一格以薄板隔開的鹽田,每畝的中央都矗立著一座小鹽丘...

 

這是北門的第一座鹽田,也是台灣目前最古老的瓦盤鹽田遺址。
據說是在鄭成功時期,他的諮議參軍陳永華來到台灣,
發現台灣平埔族的製鹽技術不佳,製出來的鹽苦澀難嚥,於是引進了「淋鹵曬鹽法」。
他先是在瀨口開闢鹽埕,引入海水曝曬,所以這裡成為史書上記載的台灣最早的曬鹽場。

不過後來因為人力成本愈來愈高,在2002年(民國91年)收起最後一攤鹽後,這裡的曬鹽產業正式走入了歷史。
似乎是在近幾年,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有感於鹽業文化之於台灣的重要性,
經過一番奔走,終於讓井仔腳瓦盤鹽田重新回到北門的海岸邊。
現在這裡劃分了復育區與體驗區,在體驗區,民眾也可以下到鹽田處,體驗鏟鹽、挑鹽的樂趣。
而在復育區則可見到伯伯、阿姨們辛勤的耙鹽、鏟鹽,然後推著小車把粗鹽送到回收區,以進行下一個階段的製鹽。
這些鹽可不是看漂亮的喔,它們可是會實實在在的走到市面上,甚至進到你的肚子裡呢!

 

P_20170830_171524_HDR
阿姨一鏟一鏟的把粗鹽結晶鏟到小車上...

IMG_7142
真的別小瞧這些鹽,還含著水分的鹽,才幾鏟就重得要命啊!

IMG_7136
當一池的鹽處理畢,阿姨會打開水管的蓋子,讓鹽滷水流入。待鹽滷水鋪滿了池子,再再度蓋回蓋子。
然後進行下一個輪次的循環...

 

當天我就看著這位穿著雨鞋的阿姨做事,雨鞋踩在水裡的聲音摳喽摳喽響,聽得出來腳步並不輕鬆。
或許年紀大了,或許鹽實在太重了,總之,那摳喽摳喽的聲音,在我聽來有些沉重。
阿姨告訴我,這一池一池的不是海水,而是鹽滷水,海水的鹽度不夠,不能直接到這些池子來。
要先在遠處把海水引入,然後逐一經過大蒸發池、小蒸發池,最後再透過水管來到這些小結晶池。

畢竟海水雖然是鹹的,但未蒸發前的鹽度不高,經過大蒸發池、小蒸發池,可以逐步蒸發水分提高鹽度。
阿姨稱這樣蒸發過後的海水為鹽滷水。
鹽滷水最後再經由水管流入到這些小結晶池中,小結晶池就是我們眼前看到的這些鹽田。
一池一池的鹽滷水經過陽光曝曬後,蒸發了水分,逐漸留下了鹽的結晶。
阿姨把結晶出來的粗鹽一鏟一鏟的集中到中間的小鹽丘,或是鏟到小車上。

我好奇為何有的鏟到中間的小鹽丘中,有的卻鏟到小車上?
我不知道是我沒表達清楚,還是阿姨沒聽懂我的問題,總之,阿姨告知我的是,
小車上的鹽太多,她會推不動,所以才鏟到小鹽丘中;
而問到何時要把小鹽丘的鹽也鏟走?阿姨回答我不可以,那是要留給旅客拍照的。

 

P_20170830_174940
夕陽逐漸西下,屬於井仔腳的黃昏很美。這天雖然有著厚厚的雲層,但太陽公公還是很給臉的從縫隙中透出來...

P_20170830_175837_HDR
不同的雲彩,揮灑出每天不同的色澤,幫一畝一畝的小鹽丘鍍上不同的色彩...

IMG_7184

P_20170830_173126
井仔腳瓦盤鹽田經過復育及完善的規劃,不僅可以讓民眾體驗曬鹽的樂趣,
鹽田旁的石墩也有著一首首的新詩,繞著「鹽」為主旨,寫著一幕幕鹽家人的生活景象...

 

我很喜歡這個景點,當然,它很美!
尤其是夕陽西下的情景,五顏六色的雲彩將銀白色的鹽丘染上不同顏色,絢麗的讓人移不開眼。
但,烙印在更深處的,卻是那耙鹽阿姨的背影。
那個樸實的背影,那個甚至稱不上婀娜的背影,重重的、深深的,刻劃到眼眸底、心底。
一首首的鹽家景象新詩,描畫著曬鹽人的辛苦,臉頰旁滴滴的汗珠,究竟是鹽水的鹹還是汗水的鹹,傻傻分不清楚。

這是一個美得好有溫度的景點!

 

P_20170830_175248_BF
拿自拍棒自拍剪影,好像蠻蠢的...

P_20170830_180428_HDR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井仔腳 鹽田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